全国劳动模范王树林: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

2024-05-22 09:22
20

全国劳动模范王树林: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


黄昏时分,热闹了一天的展览馆安静下来。此时,王树林还在忙碌着,作为这家对越自卫反击战藏品展览馆的主人,每次接待完参观者,他都要精心擦拭一遍珍贵藏品,并把它们摆放到原来位置。

“从清明节前开始,每天来展览馆参观藏品、缅怀英烈的人络绎不绝。”王树林说,虽然这样自己很忙,但看到红色基因代代传承,心里非常高兴。

王树林是谁?他缘何如此重视传承红色基因?他又是如何以身作则的呢?

王树林今年58岁,是濮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名盐业执法队员。1984年,他从老家濮阳县参军入伍,半年后随部队走上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,火线入党并荣立战功。因为战场上和战友一句“活着的要孝敬牺牲战友父母”的约定,他用一辈子去兑现。

1988年,王树林退役,被安置在濮阳县副食品公司当营业员。工作中他一直践行“山精神”,踏实苦干,取得了显著成绩。工作之余,每当打开昔日写下的战地日记,翻阅各种战时资料物品,他的眼角就被一次次打湿,他决定,不能让烈士的父母流泪,要替烈士向父母尽孝。而这,也成了王树林一生无怨无悔的责任与担当。

从退役那年起,王树林就一直照顾战友张双军烈士的母亲,从最初的定时探望到后来的事无巨细,从开始的一只烧鸡、一瓶罐头,到如今每年几千元的帮助,把烈士母亲当成自己的母亲,用行动诠释了“一诺千金”。

经济条件好转后,王树林又寻访了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20个濮阳县籍烈属家庭,逢年过节都会去探望健在的烈士父母,并给每位老人送去现金和礼品。通过相处,王树林与这些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烈士父母有困难也都找他帮忙。

2016年清明节,王树林顶着压力,自费2万余元,带领8个烈士家庭的25位烈属赶赴中越边境,为牺牲的濮阳籍烈士扫墓。王培顺烈士的父亲、82岁的王长荣在扫墓后说:“没有树林,我到死也看不到儿子一眼。”此后,“有事找树林”成了烈属的共识。

多年来,王树林在照顾英烈父母的同时,还搜集了解烈士事迹,为他们树碑立传,写下《假如牺牲的是我》《英雄母亲,拥军楷模》等一些纪念烈士的文章,并发表在报刊上。

为让红色基因融入更多人的血脉。王树林以从老山战场上带回的近百件实物为基础,经过悉心搜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其他文物,开设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藏品展览馆。展览馆现存各种对越自卫反击战文物300余件,其中有他所在团打仗时的电话记录本、党中央关于对越作战的通知原始文件等珍贵文物,是全国藏品最多的民间对越自卫反击战藏品展览馆。

在定点展示的同时,王树林每年还带着这些藏品,在濮阳烈士陵园、“八一”军事活动日、新生开学时进行流动布展,宣传英烈事迹,引导更多人传承英烈精神。此外,王树林还担任濮阳职业技术学院、濮阳医专、市第二实验小学等数十所大中小学“红色教育辅导员”,为濮阳学子普及红色教育。

王树林用数十年的努力,展现出一个老兵的家国情怀。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牺牲的战友:祖国没有忘记他们,人民没有忘记他们,历史更不会忘记他们。

王树林以情着墨、用心做事,他的故事飞出濮阳,传遍神州大地。他先后获得省、市级荣誉10余项。2015年4月28日,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。

有人赞誉王树林为英雄。王树林说:“我不是英雄,英雄是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,我只是与英雄一起战斗的见证人,是英雄故事的讲述人,是英雄精神的传承人。”